荔波县白裤瑶族粘膏染

瑶族历史悠久,在文化方面一直保持本民族传统特点,自远古时代,瑶族先民“织绩木皮,染以草实,好五色衣服,制裁皆有形”,瑶族服饰成为瑶族文化的标志之一。荔波县白裤瑶族主要分布在黔南州荔波县瑶山及广西一带,因男子常年穿齐膝白裤而得名。白裤瑶不仅以服饰独特性而闻名天下,还因精湛的粘膏染工艺而令人神往。南宋地理学家周去非在《岭外代答》中记载:瑶人以蓝布为斑,其纹极细。其法以木板二片,镂成细花,用以夹布,而镕灌于镂中,而后乃释板取布,投诸蓝中。布既受蓝,则煮布去蜡,故能受成极细斑花,炳然可观。故夫染布之法,莫瑶人若也。“白裤瑶粘膏染,是一種取自神奇粘膏树粘液为防染剂的防染技艺。粘膏树的神奇,首先是因为它只生长在白裤瑶人居住的地方,不是白裤瑶人居住的地方,它不会成活。其次,这种树要让白裤瑶人年年用钢刀利斧不断地砍凿才会越长越大,越长其粘液越多。新种下的粘膏树长到2米左右高的时候,就开始用刀从1.5米以上的部位进行有规则地砍凿,砍凿时间一般在每年的三四月份,经过砍凿后的树干形状如蜜蜂筑巢一样的孔孔相映。这些经过砍凿的树干到第二年春暖花开的季节后,就开始有粘液从砍凿的部位流出。对流出的粘液就用一种形同勺子的铁耳括净后收集,将采集来的粘膏与牛油一起熬制做燃料。用竹木签作画刀,在土布上按照自己的构思作画,整个过程不需要制图工具,仅需竹条作尺即可。粘膏染前期工艺有煮纱、跑纱、织布、粘膏、制靛等,中期有棉布砑光加工、熔热粘膏、绘制图案、配制蓝靛、浸染蓝靛、脱膏清洗、浸染淡蓝等,后期工艺有上浆加工、刺绣图案等。图案染粗犷豪放,朴实神秘,多为几何图案,用于服饰等生活用品,归类为黔中型瑶山式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scroll to top